• <nav id="swwgi"><nav id="swwgi"></nav></nav>
    <nav id="swwgi"><strong id="swwgi"></strong></nav>
  • <menu id="swwgi"><strong id="swwgi"></strong></menu>
  • 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解讀 > 正文

    騰訊宣布開啟新一輪薪酬改革 仍然面對較大逆勢壓力

    時間:2022-06-14 13:38:22    來源:前瞻網    

    一向給薪水最為“豪爽”的騰訊,也開始變得“摳搜”起來。

    5月31日,騰訊宣布開啟新一輪薪酬改革,主要涉及兩點:1、取消晉升即時調整薪酬,將晉升薪酬調整納入到年度回顧的激勵資源包里;2、年度薪酬回顧從6月改為7月,后延一個月。這意味著,員工晉升與績效直接掛鉤,績效不好時,升職后可能不漲薪。另外,漲薪也不含在每月工資里,而是體現在激勵資源包里。

    隨后,騰訊被曝將原來的五級績效評價改為三級,此舉減少了作為低績效緩沖地帶的“二星”,同時減少了中高績效的“四星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騰訊還將以往每年兩次的晉升機會改為一年一次。

    反壟斷、未成年人防沉迷、消費放緩,大環境影響加之外部競爭加劇,騰訊成為了社會的“反光鏡”:游戲零增長、廣告下滑18%,金融科技及企業增長失速僅漲10%,凈利潤連續兩個季度下滑超過20%。隨著業務放緩、利潤降低,騰訊業務調整、人員優化的消息也層出不窮。

    當騰訊開始“零增長”,成本不降反增

    賺錢更難了,財報發布后,這是大家對騰訊的普遍感知。

   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,手握游戲和廣告這兩個互聯網公司中公認的“躺賺”業務,騰訊的凈利潤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同比下滑超過20%,并且這種態勢將可能繼續延續下去。

    細究其原因。在成本端上,“降本增效”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并付諸行動的同時,騰訊的成本卻仍在上漲。今年一季度,在營收幾乎零增長的前提下,騰訊的收入成本從去年同期的736.7億元上漲至784.0億元。

    成本上漲,導致無論是游戲還是廣告或是金融科技、云服務等to B業務,毛利率都變得更低了。財報顯示,相較去年同期,騰訊在2021年一季度的整體毛利率下降約4.2%。

    騰訊在財報中解釋稱,成本上升的原因在于銀行手續費、內容成本、服務器與頻寬成本以及渠道及分銷成本增加。

    從費用角度來看,騰訊的銷售及市場費用從去年同期的85.3億元減少近6%至80.6億元。一般及行政費用卻大幅上漲40.6%至266.7億元。在支出的各個細分項目中,雇員福利開支增長最多,從204.0億元上漲至292.3億元,增幅高達43.3%。其次是頻寬及服務器托管費,從62.2億元上漲至74.8億元,漲幅約為20%。

    多種因素疊加之下,騰訊一季度的凈利潤237.3億元已經不足去年同期490.1億元的一半,甚至不如五年前2018年一季度的239.7億元。

    不過,相比于利潤的下降,騰訊在營收上的零增長更為“致命”。

    國內互聯網一向遵從“增長邏輯”。在過去十年的大發展中,反映業務擴張性的營收增速被擺在了更重要的位置。

    從近10年的數據來看,騰訊的營收增速放緩明顯。2012年時,騰訊的營收仍可保持50%以上的增長速度,但到了2021年,這一數字就變成了16.2%,而進入2022年一季度,增速則直接跌落為零,環比甚至下滑6%。

    具體業務板塊上,2022年一季度,被認為是騰訊的“現金牛”且帶來約半數收入的增值服務業務(游戲、視頻會員等)幾乎無增長,從724.4億元略增至727.4億元。網絡廣告收入從去年218.2億元下滑約18%至179.9億元。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的收入增幅驟減至10%,而在上一季度這項業務的營收增幅還在25%上下。

    財務表現不佳,騰訊將目光放在了大幅“漲薪”的員工身上,業務上頻現關停、裁員。

    近一年來,騰訊微博、小鵝拼拼、企鵝電競、QQ堂等多項業務被關停。云計算、廣告、內容乃至游戲等業務均傳出了裁員消息,如微視等式微的業務甚至傳出了裁員70%的消息,利潤豐厚的游戲部門也被曝裁員10%。一季度財報中提及,即使是仍在“跑馬圈地”的云計算,騰訊也在主動縮減其中的虧損業務。

    整體來看,騰訊財報表現不佳,有些是不得已,有些則是主動為之。國內游戲見頂、廣告收入被短視頻平臺奪食,微信支付等金融業務仍需應對大環境消費疲軟的影響,業績很可能繼續下降。

    不過,財報中顯示,為了開拓更多業務,出海奪取海外游戲市場,廣告引入新的機器學習算法等則是騰訊的主動”換擋”。

    三年“再造”騰訊,薪酬兩年未漲

    大船緩行,我們也看到了與之共命運的員工們。

    自今年3月起,騰訊各業務裁員的消息頻出。以業績下跌最為嚴重的騰訊廣告業務為例,一位從外企大廠跳槽入職不足半年的組長背指標“被畢業”。一位曾戲稱“有鵝選鵝,無鵝延畢”的應屆生因對騰訊offer給出的薪資待遇不滿轉向體制內。獵頭們也普遍反饋,今年騰訊社招名額明顯緊縮,許多人面試通過但卻無法入職。

    一部分員工開始“棄船”。一位騰訊員工表示,春節過后,10余人的小組內已經連續離職3、4人,其中不乏此前績效評級較高的員工。

    搜狐科技翻看了騰訊過往10年的財報。10年間,騰訊的員工規模擴張了接近5倍,從2012年的2.4萬躍升至2021年的11.2萬。

    自2018年的“930變革”之后,走出“至暗時刻”的騰訊在員工數量上更是大幅增加,3年之間翻倍,增加約6萬人,相當于“再造一個騰訊”。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末,騰訊的員工總數仍在持續增加,單季度增加約3400人,達到116213人。

    一直以來,大廠員工都被貼上“高薪”的標簽,十余萬騰訊員工的薪水也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。近10年間,騰訊的薪酬總支出增長了超過12倍,從2012年的77.24億元暴漲至如今的近千億元(955.23億元),相當于每小時需要支付超過1000萬。平攤到每位員工身上的薪酬開支也在水漲船高,從2012年的約32萬元變成了84.7萬元,增長超過2.6倍。

    不過,薪酬并非整體溫和上漲,而是有漲有跌。其中2014年薪酬整體提高一個臺階,上漲幅度高達48%。2018、2020兩年的卻出現了微跌,跌幅分別為-0.3%和-4%。橫向對比可知,騰訊員工的平均薪酬在近兩年未漲,2019年和2021年的差別并不大,基本持平。

    進入2022年一季度,騰訊為員工酬金支出為292.3億元,單季度員工薪水超過25萬元,仍然保持著令人羨慕的高總量和高增長。

    另外,裁員的本質在于降低成本,裁撤產出較低的員工。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,極速膨脹的人力并未給騰訊帶來人均產出的降低,2012年,騰訊營收438.9億元,到了2021年,營收達到5602億元,平均每位員工帶來的營收從181.7萬元變為了496.8億元。增長幅度約為2.7倍,這個增幅與員工的年薪增幅的2.6倍基本相當。

    整體來看,騰訊仍然面對著較大的逆勢壓力。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不久前也在公開信中坦承,面對目前收入與利潤的增速放緩,騰訊可借此換擋,去創造更高質量的發展。畢竟,手握著巨量現金流(約1888億)和最大的流量池(12.88億)的騰訊,仍然是目前大環境下最具競爭力、最能抗壓的公司之一。

    標簽: 騰訊反壟斷 騰訊整體毛利率下降 騰訊未成年人防沉迷 騰訊消費放緩

    相關新聞

    凡本網注明“XXX(非現代青年網)提供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。

    特別關注

    熱文推薦

    焦點資訊